表面看,过度包装源自“有需求就有市场”,但深入研究就不难发现,过度包装愈演愈烈的“过”字,是生产企业和商家不择手段追逐利润的恶果,它不仅让消费者花了许多冤枉钱,提高了消费成本,更严重的是浪费了资源、破坏了环境。近日,本报记者顺着一些商品从生产到销售再到回收的整个链条进行调查,发现生命力顽强的“过度包装”有着丰厚的生存土壤,其背后有着来自各方的助力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